【好文分享】高傳真視聽走過40年

--

高傳真視聽走過40年

文/蒲鴻慶

圖說:本文原載於台北市電器公會會員會刊《生活消費指南》。

高傳真視聽雜誌從創刊至今已經邁入第41年了,一本雜誌能夠持續發行這麼久,縱使不能說是奇跡,也能算是一項成就,因爲紙本雜誌經營之不易衆所皆知,最近幾年尤其艱苦,而且世代與市場形態也有所轉變,考量未來的經營,決定先沈澱下來暫時休刊了。

有很多高傳真的讀者,在獲知了即將休刊的訊息後,紛紛來電詢問原因,有表示遺憾的,也有感謝致意的,話語中多少帶有惋惜之意,我也只能誠懇告知,由於紙本雜誌生態的改變,以及經營效益的拿捏,讓我不得不做這樣的決定。

故事要從四十多年前說起,民國62年7月,台灣第一本音響雜誌「音樂與音響」創刊,在發行人張繼高(筆名吳心柳)的主持下,立即獲得了巨大的成功,在此之前,台灣的音響愛好者若想閱讀華文的音響雜誌,就只有看香港雜誌一途,在那個時候,就算是看得懂外文,想買一本英文或日文的雜誌來看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因為進口書昂貴,也很稀少。

早年「音響技術」是電子科系學生必讀刊物

音樂與音響創刊之後,消費大眾有了本地的詳實資訊,台灣的Hi-End音響市場就開始蓬勃發展了,在同一時間,恰好也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,隨著人們生活的富裕,以及對精神食糧的渴求,建立起本地長久而穩健成長的音響市場。

圖說:本文原載於台北市電器公會會員刊物《生活消費指南》。

當時唯一的音樂與音響雜誌,由於稿量暴增,還涵蓋了音樂資訊、音響資訊,以及電子技術的剖析論述,對於編輯者形成了一大挑戰,於是在音樂與音響創刊兩年半後,另創「音響技術」月刊,成為是電子技術型的音響刊物,創刊後又是一大轟動。當時我還在念大學,卻已經是這兩本雜誌的忠實讀者,每月讀之,皆能在音樂與音響兩方面的知識大為充實,乃有在退伍後進入音響媒體工作的意願,結果是如願以償,在「音響技術」謀得一職,當時還只是個小編而已。當時音響技術創刊已近四年,故本人的「雜誌生旅」若連同今年計入,是前後約38年,這段時間不可謂短。

當年,音樂與音響創刊,報導的皆為進口音響,國產音響極稀,而音響技術報導的,則多是音響器材的基本工作原理,這樣的編輯旨趣,目的是作為電子科系學生的輔助教材,以及作為國產廠家與消費者間的橋樑。當時的音技,還設有讀者服務部,不定時提供各種音響套件,供讀者DIY自行組裝,從中獲得知識與經驗,也能享受到親身組裝音響的樂趣。

Hi-Fi錄放影機、LD促成 更名為「高傳真視聽」

就這樣,過了十年,也就在那時起,我們的鄰國日本,卻是興起了一股新的風潮,那就是玩賞新科技AV器材的潮流,例如CD機、雷射影碟機(LD),Bata與VHSHi-Fi錄放影機。在同一時期,台灣音響DIY的風氣已大不如前,因為漸漸的大家都有錢了,買得起原裝音響,而CD、LD、錄影機這些器材,永遠也不可能有DIY的形式出現,於是乃將刊名從音響技術更名爲高傳真視聽,將各類器材的報導的範圍擴大,那時已經是1986年了。

在1989年的時候,日本Sharp公司推出了全世界第一台採用LCD作為影像元件的單槍投影機,高傳眞也差不多在同一時期作了同步的報導,從此便和單槍投影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,不但陸續介紹了LCD、DLP及LCoS等不同的最新投影機技術,對於PDP、LCD各款新電視的報導更是不遺於力。

單槍投影機興起了不久,DVD開始登場,同一時期數位多聲道技術,也取代了類比的多聲道技術,當時本刊也都是在第一時間及時報導了AC-3(即DolbyDigital)、DTS、THX等嶄新的環繞科技。

圖說:本文原載於台北市電器公會會員刊物《生活消費指南》。

首報日本BS衛星直播 引發裝小耳朶狂熱

再過不久,視訊革命興起,最早是在1986年,日本的同步衛星BSHi-Vision頻道試驗開播,全台都在其溫波的範圍之內,只要裝個小耳朵就能收得到,那時台灣還有言論管制,卻是裝個小耳朵就能收看到各國的新聞內容,甚至還能看到大陸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,於是全民趨之若鶩,裝個小耳朵已經不只時髦而已,而是重要的資訊來源。接著在2000年,日本BS數位Hi-Vision開播,本刊不但是率先報導,而且也裝置了全套的日本Hi-Vision接收系統,以取得最新的產品與節目資訊,更是大聲疾呼:台灣的Hi-Vision到底在那裡?

轉型勢在必行 符合時勢所需是一大挑戰

終於,本地的Hi-Vision進程總算跟上了腳步,在2012年停播了所有的類比無線頻道,只是公共電視的預算與規模始終是裹足不前,與日本NHK的年度預算2000億日圓相比,恐怕是只有人家百分之一的規模。也就是說,或許我國的系統規格算是勉強跟上了,可是軟體的規模與內涵卻還是遠遠落後。

從本刊自音響技術創刊至今,已有41年,其間產品與器材的變化可謂巨大,產業結構也面臨了鉅變,網路、手機、行動裝置已經扮演著資訊流通與散佈的角色,改變了一般大衆取得資訊的方式與習慣,紙本雜誌扮演的角色也必然有所變化。根據經濟部、財政部的統計,紙本媒體的市場規模已連續多年快速縮減,通路也在迅速減少中,出版社與小型書商結束營業者十年來已經破千,故從種種跡象顯示,紙本型雜誌經營的模式不能再一成不變,促使我們決定先行休刊並考量要如何再經營下去。

部分關心高傳眞的友人建議,做成電子檔來取代紙本雜誌不就行了嗎?實際上不可行,因為紙本雜誌之所以為紙本雜誌,正是因為受版型及篇幅之限制而產生了既有的形態,做成電子檔供人閱讀乃是不得已,若不再出版紙本雜誌了,電子型態的媒體自然不必追隨紙本媒體的形式,這正是轉型的難處。

根據美國的報導,電子版媒體,若是做成和紙本型媒體相同的樣式,不如想像中受歡迎,成長速度極緩,且追不上紙本媒體衰退的速度,這也是為何本刊決定休刊沉澱一段時間再出發的原因。

我們會重新思考音響媒體在業界與市場究竟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、紙本媒體與網路之間特性的差異化、以及在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之下,如何創造讀者與玩家、還有業者與我們身為媒體的多贏局面,為業界與市場帶來貢獻。要找到兼具多種面向需求的經營形態並不容易,但我非常歡迎各界不論是業者、老友玩家或是年輕新手,都能給我們意見與回饋,即使天馬行空我們也願意想想可能的做法並進一步嘗試。

在此還是要感謝各界朋友在過去多年來的支持,高傳眞未來還是會繼續秉持既有的傳眞精神,規劃新的經營模式與大衆的需求與時並進!

圖說:本文原載於台北市電器公會會員刊物《生活消費指南》。

延伸閱讀:惠樺音響 | 蒲鴻慶總編主講 | 活動紀實

蒲鴻慶總編輯將以超過四十年的資歷,透過有趣的比較,帶領與會者以惠樺管機系統(Oriole Sound Audio)共同磨練聽力、鍛練欣賞能力,挖掘用音響聽出音樂的內涵與樂趣。

延伸閱讀:惠樺音響 | 蒲鴻慶總編主講 | 活動紀實

--

--

Oriole Sound Audio

Oriole Sound Audio(OSA)是惠樺企業旗下音響品牌,致力於古典的材料與工法,銲建最具價值的聲音建築。Since 1958 。linktr.ee/orioleaudio